“存款市场明年的竞争会很激烈,竞争对手不仅是那些存贷比没有达标的外资行,更重要的是中资银行。”一家外资行人士如此感叹。
随着2011年底存贷比大限将至,如何提前达标成为各家外资法人银行的工作重心。
目前注册在上海的约20家外资法人银行中目前仅有花旗、汇丰等5家外资银行存贷比低于75%。
今年外资行展开吸储大战,约半数银行存贷比已逼近75%,整体外资行的存贷比正在下降。
吸金大战
一家新加坡外资法人银行高管表示,目前外资法人银行的存贷比分为四个梯队:一类是75%以下,达标型;第二类是75%-150%,胜利在望;第三梯队是150%-200%,努力改善型;第四梯队则比较危险,存贷比超过了200%。
达标银行包括花旗(中国)、汇丰(中国)等,很大程度上因为强大的现金管理业务留住了客户资金。
处于第二梯队的法人银行数量较多。
据了解,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国)、瑞穗(中国)、东亚银行(中国)、星展银行(中国)存贷比已降至100%以下。
“但有不少外资法人银行存贷比超过了200%。”上述新加坡外资行高管表示,一些新成立法人银行的外资行,网点仅为个位数,存贷比居高不下。
另一家外资法人银行高管表示,银监会出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政策后,派生存款被挤出水分,存款市场盘子变小,使得竞争更加激烈。
做大存款成为各家外资行今年的工作重心。
“今年存款必须保持双位数增长,存款速度要快于贷款增长,不然怎么行?”东亚银行一位高管表示。
截至2010年上半年,东亚银行贷款总额和存款总额较2009年末分别增加6.54%和10.04%,存贷比降至90%左右。
央行上海总部数据显示,2010年第3季度,在沪中资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存款2301.2亿元,同比多增990.3亿元;上海外资银行新增本外币存款353.1亿元,同比多增189.9亿元。
外资行新增存款量已占上海本外币新增存款总量的13%。
为吸收存款,外资行使出“浑身解数”。
东亚银行高管表示,现在主要依靠贷款、产品拉动存款,另外通过结算业务、现金管理业务留住存款,同时还需要设计有竞争力的产品来吸引客户。
“我们吸收了一部分大额协议存款,尽管利率较高,但这些存款的期限在5年以上,能够帮助我们跨过2011年这个关口。”一家东南亚银行高管表示。
除了做大存款,放慢贷款也是一种降低存款比无奈却有效的举措。
某外资法人银行高管表示,该行存款增长很快,但贷款却是个位数增长。
事实上,央行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外资行人民币贷款增长1109亿元,同比多增1174亿元,但其新增量仅占全部人民币贷款新增量的1.76%。
富有想象力的变通做法
不少外资行仍对明年的存款市场感到担忧。
“存贷比是变动的,我们必须随时应对市场的挑战。”上述外资法人行高管表示,一方面明年大限将至,外资争相吸储,另一方面则是中资行信贷投放仍然较快,对存款需求较大,从目前来看,不少股份制银行存贷比也踩了红线,他们才是外资行最大的竞争对手。
“大家希望监管层能够允许外资行向大型机构、金融同业以及其他投资者发行存款证,利率可以适当高一些,我们也希望能够允许外资行在港发行人民币存款证。”一家外资行高管说。
另一家外资行资金部人士也表示,国内曾经允许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但由于大额存单业务出现了各种问题被监管部门叫停,不过,随着整个汇率和利率市场形势的变化,启动大额存单业务的市场呼声日益提高,尤其是外资银行网点少、存款不稳定,需求更迫切一些。
所谓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银行印发的一种定期存款凭证,凭证上印有一定的票面金额、存入和到期日以及利率,到期后可按票面金额和规定利率提取全部本利,逾期存款不计息,该存单可流通转让,自由买卖。
也有外资行人士认为,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的存贷比是否可以考虑适当放开,存贷比可以更高一些。
此外,不少外资行面临着资金期限匹配的问题,例如发行人民币债券的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截至2009年年底该行人民币资金来源基本为客户存款及短期的资金拆借。95%负债的到期期限低于1年。
为了增加中长期资金来源,三菱东京日联银行已在内地发行人民币债券。
星展银行、瑞穗银行发行人民币债券已获得银监会批准,正在等待央行批复。
“但发行人民币债券目前并不能改善存贷比,只能提供流动性支持。”上述一家银行高管表示,以前一些中资银行发行金融债,经过监管部门同意后,在计算贷存比时,用金融债募集的资金发放的贷款部分可以从贷款项中剔除,因此不少外资行也希望获此待遇。
“不过,这些想法目前还都是外资行的一厢情愿。”一家大型外资法人银行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