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最严控烟立法上午通过。
法晚记者上午获悉,今天上午,哈尔滨市人大投票通过了《哈尔滨市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条例》(以下简称哈尔滨“条例”)。根据该“条例”,哈尔滨市将实现包含室内工作场所在内的室内公共场所将100%全面禁烟。
这意味着办公室包括个人办公室也不能吸烟,餐厅等场所也将全面禁烟,不能再设置吸烟区。
这是迄今为止国内首个最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的地方立法。哈尔滨也成为国内首个立法规定包括办公场所在内的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城市。
条例规定
个人办公室也不能吸烟
根据哈尔滨“条例”规定,防止二手烟草烟雾危害,是指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及其等候室使非吸烟者免遭二手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条例规定,托儿所、幼儿园等室内外区域,各级各类学校室内区域等十四类场所禁止吸烟或者携带点燃的卷烟、雪茄、烟斗,以确保非吸烟者免于接触二手烟。
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教授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截至目前我国地方出台的最严控烟立法。
法晚记者了解到,上海、杭州等地都已出台相关控烟条例,但禁烟的范围都未能包括室内工作场所。上午通过的哈尔滨“条例”除了将室内工作场所纳入禁烟范围,还明确规定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内不设置与吸烟有关的器具。
这也就意味着,办公室包括个人办公室都不能吸烟,餐厅等场所也不能设置吸烟区,必须实现“全面无烟”。
控烟不力重者追究刑责
条例规定了教育、交通等主管部门负责对所管理系统的防止烟害工作进行监督执法。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防止烟害工作中,不依法履行职责或者徇私舞弊的,对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该条例经过黑龙江省人大批准后,将开始生效实施。
专家分析
控烟首要任务不是罚吸烟者
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教授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哈尔滨“条例”是迄今为止国内首个最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的地方立法。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中国行政法学会会长应松年指出,从名称来看,已经显示了这一条例的先进性。
一提到控烟,很多人以为就是要罚吸烟者。杨功焕表示,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控烟首先是保护非吸烟者的健康和权利,主要是防止二手烟的危害。
从保护人们免受二手烟危害的层面来看,哈尔滨“条例”的名称就体现了控烟的本质。杨功焕说,这也体现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精神。
哈尔滨“条例”的先进性,还表现在禁烟范围上。杨功焕指出,哈尔滨“公约”规定,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包括办公室甚至单间办公室,以及餐厅等,都不允许在室内设吸烟区。这和公约的精神也是相符合的。
预测
“冰城”哈尔滨能起示范作用
杨功焕认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是比较抽象的,哈尔滨“条例”的通过,对其他城市甚至全国无烟立法,都能够起到很好的参考和示范作用。
另外,从全国范围来看,哈尔滨位于我国的东北,并不是最发达的城市,和北京、上海等都有较大差距。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哈尔滨的冬天非常寒冷。
杨功焕说,如果哈尔滨能立法保证公共场所全面无烟,把吸烟者“赶”到室外去,保护非吸烟者免受二手烟的危害,其他城市也能做到。
下一个城市可能是天津
杨功焕介绍,从各地的立法进展来看,下一个通过无烟立法的城市可能是天津。
天津的无烟立法工作目前进展比较顺利。“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到了“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杨功焕表示,在这个大背景下,天津无烟立法也可以说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此外,南昌、深圳、沈阳、重庆、兰州等地都可能陆续推动并实现无烟立法。
南昌市控制二手烟草烟雾危害立法的启动和哈尔滨差不多同步,但作为南昌起义的发源地,最终没能打响地方立法的“第一枪”。
杨功焕表示,各个地方的条件等都有不同的差异,但推动立法的方向不会变。
北京落点
北京控烟立法研究6月启动
今年2月16日,北京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通过了今年的工作安排。其中,市人大常委会拟安排2至3项法规预案研究,已确定的一项为“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
届时,市人大将委托专业院所和科研机构,对“控烟条例”的立法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行全面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起草法规草案,最终由市人大会议决定是否纳入立法计划。
法晚记者上午了解到,“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的法规预案研究,已经委托给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中国行政法学会会长应松年。这项研究将从下个月开始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