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桂芬老人和儿子曾红彬整理着家里做好的建水豆腐 都市时报记者 刘光华
天未亮,建水西门大板井对面的“板井豆腐坊”,开始做豆腐了。豆腐坊男主人姓曾,豆腐坊就是他的家。
用心做的豆腐 自然好吃
“板井豆腐坊”第四代传人,90岁的胡桂芬老人,坐在堂屋,看着47岁的儿子曾红彬、儿媳和孙子、还有小工们忙忙碌碌做豆腐。
老人自15岁从建水李家庄嫁到建水古城西正街曾家,便一辈子和豆腐结缘,年轻时,被人们称为“豆腐西施”,这称呼一直到现在。史记,古时建水称临安,建水烧豆腐又称临安豆腐,属汉族传统名吃,起源于明朝时期云南当地的驻军,有着中原文化的烙印。
曾氏“板井豆腐坊”从清朝光绪年间开始做豆腐,距今130多年。尽管90高寿,胡桂芬老人的“豆腐记忆”仍然清晰。初到曾家时,西正街只有两三户人家,冷清得很。那时,豆腐做的不多,每天10多公斤豆子足够了。为了豆腐做得匀称,把滤好的散豆腐装在小酒杯里,按紧,一个个“拓印”出来,模样一般大小,一寸见方,乖巧得惹人喜爱。
曾家豆腐在建水名气较大,问及老人,豆腐做得好吃,有何诀窍,老人脱口而出:“用心做,自然好吃”。 就这么一句“用心做”,曾家豆腐一口气做了100多年,传了几代人,成了建水豆腐作坊的品牌。
“三不家规”的品质 铁打不破
胡桂芬老人的儿子曾红彬,17岁就开始做豆腐,现在是豆腐坊第五代传人掌门。随着产量增加,现在做豆腐不用小酒杯了,用手包,极快,一个人一天可以做3000多个。“板井豆腐坊”一天的大豆原料要用400多公斤,有十多个小工,产品卖到全省各地。
曾红彬记得,爷爷曾对他说过,曾氏祖上,是从湖南充军到建水的,带着中原文化的血脉。他也还记得,自己幼儿时,家里不仅做豆腐,还卖烧豆腐。
爷爷曾在建水东门楼前,支个摊,一盆碳火,豆腐爬在铁架上,边烤边翻,慢慢地,豆腐在热气中膨胀起来,熟了。蘸以配好的佐料,那叫一个满口香。
爷爷曾对曾红彬说过,豆腐好吃,一是豆好,二是缺不了家门口那眼大板井水。制做工艺上, 过滤非常重要,把豆腐渣过滤得越干净,豆腐品质越好。品质好的豆腐,在烧烤中能膨胀得浑圆,亮亮的,香香的。至今, “板井豆腐坊”的豆腐,仅过滤工序,就有十多道。
爷爷在教儿孙们做豆腐的同时,也教他们在做豆腐中学做人,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是曾氏的“三不家规”,特别是不赌博,在曾家铁打不破。
曾红彬说,做人,和做豆腐一样,杂质滤得干净了,人品就好了。在建水,不完全统计,类似的豆腐坊有500多家。中原文化的魂,在豆腐坊的建水人家,扎了根,更有体现。
千年文化就是品牌 底气儿足
曾红彬不满足于现在“做豆腐”的状态,他想做得更大,做豆腐系列产品,并且做成品牌,这个想法已经两年多了。他请人做了个包装设计,并且印成了纸盒,但他不满意。
包装盒上设计的是“建水特产”,他说,这个必须改成“云南临安府特产”,临安,千年的文化就是品牌,底气足。
曾红彬有一子一女,儿子21岁,女儿16岁。曾红彬说,儿子大了,已经开始学着做豆腐,儿子是“板井豆腐坊”的第六代传人。豆腐坊的“临安品牌梦”,自己和儿子一起圆。
建水古城西正街的石板路上,每天清晨,路上都有零星的水渍,这是去西门大板井挑水的建水人,不经意间洒落的。
清晨去西门,去挑大板井的水,是建水一家人的生活。千年的古城,其深厚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尤如大板井水一般,成了古临安的习惯。
这个习惯,积淀成了人文。(都市时报记者 刘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