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一般在宝宝1-2个月时开始出现,4个月左右较为严重,随着辅食的添加,情况大多开始好转,一般在2岁左右逐渐消失。初期表现一般是面颊部出现小红疹,很快波及整个面部甚至到额、颈、胸、四肢等处。小红疹亦可变为小水疱,破溃后渗出液体、结成黄色的痂皮。
婴幼儿湿疹的主要原因是对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可由一种或多种致敏原引起,如:化纤制品、食入致敏性食物、外界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等。如果父母有过敏病史,则宝宝患湿疹的比例较高。如果喂母乳的妈妈摄入虾、蟹等,也有可能引起宝宝湿疹。
湿疹症状较重时再用药
宝宝得了湿疹,父母常常心急如焚,很容易冒然用药,希望减轻宝宝的不适。但是专家指出,湿疹是否需要用药应该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来判断,并不是一发生湿疹就需要立刻用药治疗。
一般来说,婴幼儿出湿疹症状较轻的,可以不必理会,千万别把危害“扩大化”。如果宝宝的症状较重,如疹子特别痒,甚至痒得睡不好觉,或是疹子有渗出,可以使用擦剂、洗剂等,也可辅助用中药治疗,或者遵医嘱给宝宝谨慎使用激素类药物。只有病情严重时才考虑使用口服药物。
不同病期应避免“乱用药”
婴幼儿湿疹的病期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不同病期的用药选择有所不同。
(1)急性期
“急”字表现在发病的速度是上,急性期发病快,以小红丘疹和红斑为主要症状,并迅速发展成为疱疹,糜烂后向周围扩散,常伴有瘙痒,非常容易感染。此时宝宝可能会有发低烧的症状。
用药建议:用2%-4%硼酸水湿敷而后涂氧化锌软膏,起到杀菌和收敛的作用。
(2)亚急性期
这段时期内,急性期的症状会慢慢消失,瘙痒也会变轻,症状以小疹丘为主,伴有少量的疱疹和糜烂,但是病症持续的时间会变长。如果在急性期护理不当很容易演变成亚急性期湿疹。
用药建议:可用炉甘石洗剂,炉甘石洗剂为上层浮着灰白色或粉红色的液体,下层沉积着一层厚厚的粉红色泥土样物质。使用时必须充分摇匀,此洗剂涂布于皮肤后,由于水分的蒸发,宝宝会觉得凉爽,瘙痒有所缓解,干后皮肤形成一层淡红色或灰白色粉状薄层,其中所含甘油、氧化锌、炉甘石的成分有润泽皮肤和粘附粉剂的功能具有良好的消炎、散热、吸湿、止痒、收敛和保护作用。每天使用炉甘石洗剂次数过多或皮疹快痊愈时,皮肤会感到很紧绷,此时应适当减少次数或停用,并涂以甘油缓解皮肤紧绷。同时,毛发部位不宜使用,以防毛发结块;大量渗出、糜烂、结痂部位也不宜使用。
(3)慢性期
慢性期患儿皮肤会变粗变厚,皮癣会变少,但是很容易复发。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在小宝宝身上,发生一岁以上的幼儿身上概率比较大,复发时可能会伴有急性期湿疹的症状。
用药建议:用0.5%可的松霜类药物或糠馏油软膏,涂擦前应先清除鳞屑及结痴。
日常护理注意“善待”皮肤
无论是否用药,都应该注意对婴幼儿的日常护理。易患湿疹的宝宝皮肤本来就比较敏感,夏季护理就要避开容易加重皮肤反应的问题。
(1)选用宽松透气、吸湿性强的纯棉衣物,忌用化纤、毛、麻料织物;
(2)避免对宝宝皮肤机械性摩擦,寝具也要选择纯棉的柔软面料;
(3)饮食上少吃海产品,对鸡蛋过敏可以只吃蛋黄,喂养奶粉不要吃鲜奶,对某一品牌奶粉不适应可尝试其他品牌。
(4)如果曾经出现过敏症状,应避免6个月内再次接触过敏原。
家庭护理常见误区
(1)千万不能用碱性肥皂搽洗患处;
(2)湿疹期间切勿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3)严禁接种疫苗,尤其是卡介苗和流脑疫苗,以免引起全身性反应;
(4)如果皮炎比较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炎、止痒、脱过敏药物,切勿自己使用任何激素勒药膏,因为这类药物外用过多会被皮肤吸收,给宝宝身体带来副作用。(综合自宝宝树、39健康、小精灵儿童网、《鱼小南》育儿漫画等)
(责任编辑:陈一)